分享好友 技术首页 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

报废机动车回收乱象:有害物随意扔,贵金属卖海外

2023-01-31 10:4517870

当前,我国报废机动车及“退役”动力电池规模庞大。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,一些人非法回收、拆解、变卖、粉碎报废车和“僵尸车”及动力电池,破坏环境生态,导致大量有色金属等珍贵资源流失海外。


  报废产品入“黑市”,正规机构“吃不饱”


  据公安部统计,截至2022年6月底,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.06亿辆,其中汽车3.1亿辆,约占76.4%。按照国际4%~6%的平均报废比例测算,报废机动车数量庞大,二次回收市场广阔。有机构预计,到2026年,我国报废机动车市场规模或达231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7%。同期,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001万辆,首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迎来“退役潮”。


  市场需求上升,我国报废机动车及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却受制于资金、技术、设备、场地等限制,多数企业规模不大,呈现小、散、乱特征。


  半月谈记者暗访发现,当下报废机动车以个体回收为主,二次污染严重。在东部某市,一些不法分子在未经车主同意、未核验证件信息的情况下,将部分长期停放于公共场所的老旧机动车,以废铁称重的形式违法变卖、粉碎获利。


  在南方某市一处非法回收拆解报废机动车的“黑窝点”中,破碎的机动车外壳、零部件凌乱地堆放在未经任何处理的场地上,随意搭建的简陋铁皮房俨然成为拆解作坊,现场工作人员没有专业资质、未经专业培训。


  还有一些小作坊低收高卖,违规提取其中的钴、镍、锂等贵金属材料,赚取暴利差价,恶意哄抬价格。当前,无资质高价收购,私拆滥解报废车、动力电池现象增多,大量报废产品通过中间商、中介等流入“黑市”,导致正规机构“吃不饱”、收车难。


  半月谈记者在苏南调查发现,部分非法回收商逃避税收、环评、场地等费用,成本低、利润大,往往开出高价吸引车源,而正规机构需要负担场地、税收、环保设施运行等成本,很难与非法回收商竞争,车源惨淡。


  数据显示,我国现存动力电池回收企业3.6万家,其中仅47家进入工信部“白名单”。据业内估算,以2020年为例,我国累计“退役”动力电池约20万吨,“白名单”企业回收量不足5万吨。


  环境风险高企,资源流失海外


  拆解机动车会产生废油、废制冷剂等10多类危险废物和废玻璃等一般固体废物,如果处置不当或非法转移,极易造成水、大气、土壤等污染。


  半月谈记者探访多个“黑窝点”发现,非法回收机构的拆解场地多未进行硬化防渗漏处理,缺少水油分离器等设备,报废车辆随意堆放,拆解流程不规范,产生固体废物和有害物质,污染环境。


  2021年4月,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查处大批机动车拆解行业污染环境问题。在东部某镇,上百个非法拆解点露天作业,无任何污染防治设施,拆解后的含油废钢露天堆存,经雨水冲刷导致农田遍布油污,恢复难度极大。


  机动车报废后,资源二次利用价值高。如果资源二次回收成为灰色地带,容易导致有价值的有色金属等资源流失海外。一名从业者告诉半月谈记者,2021年全球铂族金属二次回收167吨,占全球全年铂族金属总供应量的26%。报废汽车催化剂是铂族金属二次资源回收的最大来源,占比80%。据公安部统计,2020年我国报废机动车催化剂市场流通量约5000吨,含10吨左右铂族金属,但报废机动车催化剂95%以上流向非正规机构。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2021年我国含有铂或铂化合物的废碎料出口594吨,按含铂族金属5%至10%计算,有30吨至60吨铂族金属流失海外。


  此外,一些业内人士透露,在报废机动车及动力电池非法拆解中,不少商家为降低成本,将零部件或电池翻新后用于非法维修或再次销售,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。还有部分车况较好的报废机动车经非法改造后直接流入汽车销售“黑市”,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销售。


  加强立法保障,优化税收政策


  我国报废机动车及动力电池存量大,但资源二次利用率不高。欧美国家机动车资源二次循环利用率约30%,我国仅10%左右。


  多位企业人士建议,加快推动二次资源回收领域立法,管控机动车及动力电池领域二次资源利用。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琮玮认为,现行法律法规仅规定达到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不得上路行驶,并未规定其停放是否合法合规,执法人员面对大量不违停、又达到报废标准的“僵尸车”束手无策。她建议完善立法,明确“僵尸车”认定依据、所有权、处理程序等问题,推动有关部门集中清理整治。


  多位公检法系统人员认为,要针对回收体系不健全、能耗高、污染重等问题,建立规范的二次资源回收体系和网络,统筹规划二次资源循环利用定点,严打高价值二次资源走私。江苏省太仓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高城建议,鼓励机动车生产企业承担责任,支持先进企业进入报废机动车回收体系,促进回收拆解行业与再生资源产业结合。


 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报废车分会指出,车辆进入正规报废渠道的补贴力度和范围有限,导致正规回收价格与非正规回收价格“倒挂”,且交易中车主通常不愿承担增值税,只能由回收企业承担。可优化税收政策,适时加大补贴力度。


免责声明: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,为了传递信息,我们转载部分内容,尊重原作者的版权。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,并非商业用途。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。

举报
收藏 0
评论 0
打造“无废城市” 广州增城区强化工业固体废物管理
“无废城市”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,稳步推进“无废城市”建设,对于推动增城区生态文明建设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大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工业固体废物管理作为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,广州市增城区高度重视工业固体废物管理体系建设,大力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和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工作,助力广州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。 强化组织领导,健全工作机制

0评论2023-07-03539

山东省安丘市着力提升固废危废三个能力建设
固体废物环境监管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,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举措,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、防范生态环境风险、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。安丘市聚焦源头严防、过程严管、后果严惩三个环节,着力提升固废危废环境监管能力、利用处置能力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。

0评论2023-06-29655

广元市利州区扎实推进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
今年以来,在广元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和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下,利州生态环境局坚持贯彻执行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》,坚持问题导向、结果导向,紧盯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,扎实开展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,取得一系列明显成效。

0评论2023-06-28648

山东日照多元发力推进“无废城市”建设
“无废城市”,共建共享。山东省日照市以“无废城市”建设为重要契机,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,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,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,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程度,形成一套具有日照特色的“无废城市”建设样板,助推日照高质量发展。

0评论2023-06-28632

云南实现危险废物全过程在线监管
近年来,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采取多种积极措施,持续强化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并取得明显成效,尤其是云南省固体废物(医疗废物)环境管理信息化平台(以下简称省平台)建成投运,对促进全省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提质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0评论2023-06-28604

限价120元/吨!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公开招标!
6月20日,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城市管理局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公开招标,预算金额2190万元,服务期2年,预计7月14日开标。

0评论2023-06-27645

桐柏县持续加强医疗废物帮扶指导工作
近期,南阳市生态环境局桐柏分局按照部门职责,结合工作实际,开展了医疗废物管理帮扶指导工作,督促全县医疗机构做好医疗废物规范管理。开展帮扶指导,促进规范管理。为持续加强我县医疗废物管理,防止疾病传播,保障人体健康,按照《医疗废物管理条例》相关规定,结合我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相关工作要求,积极开展医疗卫

0评论2023-06-082022

山东出台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办法
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印发《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办法(试行)》(以下简称《监督办法》),《监督办法》自2023年6月20日起施行,有效期至2025年6月19日。据了解,生态环境部门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工作包括以下事项: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相关制度制定与落实情况;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;生态保

0评论2023-06-072003

美化乡村环境从治理生活污水开始
广东省吴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序进行,该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50.43%,已完成2022年广东省下达的20项任务。生活污水科学合理治理是确保水源与土地资源安全使用、人居环境优美、老百姓健康与幸福指数提升的重要举措,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、百千万工程塑造美丽湛江乡村的重要一环。湛江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,一直在

0评论2023-06-062077